(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寶儀 佛山報道)8月,驕陽如火。遮陽傘、防曬衣、墨鏡、口罩……外出的行人武裝到牙齒,而頭戴草帽的陳偉明、陳紅翎父女顯得格外清爽。頂著烈日,兩人在曬場四處奔波:檢查用於布料染色的薯莨液,確保濃度達標後,工人將大片香雲紗原材料——桑蠶絲織造的白色胚綢浸入薯莨水中;經過反覆浸染和日曬加工,胚綢染上淡淡的咖啡色;大棚裏,工人給經過數十次晾曬的胚綢「鋪」上河泥……突然間,天邊飄來朵朵烏雲,風中夾雜著絲絲泥腥味。「快下雨了!」陳偉明一聲高呼,工人們立刻停下手中工作,爭先恐後跑到田裏搶收胚綢。這就是紡織界「軟黃金」香雲紗的染整過程,靠天吃飯、「紗」裏淘金,近年因極端天氣造成季節性降水增多,其晾曬染整和產量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香雲紗染整技藝項目佛山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偉明出生於香雲紗染整家族,其父11歲開始從業。陳偉明從小就跟在父親身後,幫忙扯一扯浸過莨水的胚綢,在清洗的時候搭把手,「就能得到大人們獎勵的零食」。香雲紗給幼年的陳偉明留下了美好回憶。

在陳偉明中學畢業之時,讀書或者當兵是當時年輕人最好的出路,「兩條路都不適合我。」恰好當時因為出口需要,已經停止生產五六年的香雲紗要重啟,於是1983年陳偉明正式入行,開啟了香雲紗染整技藝的傳承之路。在曬場長大的陳偉明,對香雲紗染整技藝可謂是耳濡目染。但親自動手之後,陳偉明才發現這門手藝易學難精,「關鍵在於薯莨水的濃度以及使用的時機。」

製作繁瑣 歷經數十道工序

香雲紗本名莨紗,是嶺南地區一種古老的染色面料,因穿著走路時會「沙沙」作響,得名「響雲紗」,後又稱為「香雲紗」。時間倒流回到明代,彼時的珠三角阡陌交錯,溪流網布。每一個晴天的清晨,工人們相繼走近河塘,開始香雲紗胚綢的浸泡、曝曬、過泥、清洗……這是一項起源於漁耕文化的傳統手工藝,至今已傳承了超過500年。

這種布料深得珠三角人民喜愛。在沒有空調的日子裏,悶熱的廣東使人無論穿什麼料子的衣服,一旦出汗就會粘在身上,格外難受。香雲紗卻是例外,它不僅汗不粘身,且清洗後隨便一晾,很快就會幹透,和今天的速乾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香雲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僅胚綢就需要先後經歷數十道工序,被稱為「一練三煮十八曬」,即煮練、浸莨水、晾曬、灑莨水、封茛水、過泥、洗滌、曬乾、捲綢等。

自然恩賜 順德特有河泥

香雲紗的染料薯莨,是一種長在深山的植物果實,汁赤如赭,製成汁液浸染後能讓胚綢染成啞光的咖啡色。如此反覆三十多次的「浸莨水」後,胚綢還要塗抹上順德特有的河泥,這是香雲紗染整的另外一個重要環節,俗稱「過烏」。據了解,日本等國曾嘗試複製香雲紗的生產技術或是改進技術進行工業化生產,均以失敗告終,陳偉明說原因就在於這些特殊的河泥。

珠三角地區的河泥富含亞鐵離子,與薯莨液裏的單寧酸產生反應,胚綢表面產生黑色沉澱物,形成烏黑油量的塗層。「這一過程需要30到50分鐘」,陳偉明在大棚內一邊檢查河泥的厚薄均勻程度,一邊消除胚綢表面的河泥氣泡,同時指揮工人將已經完成工序的胚綢投入河湧中清洗,一匹兩面雙色的香雲紗就此成形。

最怕下雨 學藝前先學「看天」

這是一場關於時間和水流、河泥、陽光、溫度的遊戲,整個過程至少歷時半個月以上。這一切都需要在陽光下進行,天氣每天在變化,因此每一個手工環節的分寸都在傳承人心中,一切全憑經驗掌控。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因為淋一次雨,胚綢至少要褪掉兩次茛水浸泡的濃度,而且雨水中的酸性也會影響胚綢的染整效果,很可能之前下的功夫和整塊胚綢都廢了。

一年的日光總量,幾乎決定了這一年香雲紗的產量。「這是一門靠老天爺賞飯吃的手藝,因此我們在學習工藝之前,首先要學的是『看天』。」已經和香雲紗打交到超過40年的陳偉明說,「今年的一到七月裏真正適合晾曬的日子加起來也不過40多天。」

冀科創賦能工藝 告別靠天吃飯

「香雲紗需要通過太陽晾曬這個工序才能達到工藝目的。」順德區倫教香雲紗協會會長周曉剛表示,4月以來的降雨增多,確實對香雲紗的生產產生了較大影響。目前,協會已經在跟灣區一些科研院校進行探討、合作,尋找技術上的改良和突破。陳偉明說,香雲紗染整行業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包括晾曬過程的標準化、河泥成分分析和標準設定、生熟薯莨的比例分配等,解決這些問題有利於提升香雲紗的產量和質量。周曉剛也深信「靠天吃飯這個難題,未來在國家支持下,可以通過科創賦能改進工藝等方式加以解決。」他對香雲紗發展未來充滿信心,並表示「技術改良的可行性,還需要一段時間驗證。」

責任編輯: 文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