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呆呆

晨早起身,下樓,習慣性地到廚房抓一把咖啡豆,用手磨機研磨成粉,打開慣常放掛耳濾紙的小紙盒,卻發現盒中空空如也。

這才想起來,因為要搬家,昨天已經把所有的咖啡用品都打包裝箱了,只留了一小包咖啡豆、一個杯子、一個手沖壺和一個手磨咖啡機以便過渡之用,竟然未留意空了的濾紙盒。正抓耳撓腮地想在屋裏找一找有無「漏網」的茶漏來代替濾紙,猛然間瞥見一旁的桌上準備拿去送人的我平日不常用的扇形濾紙,如獲至寶一般撿起來,沖了杯香氣四溢的黑咖啡,總算解了每天晨起的咖啡癮。

喝完咖啡,再看看屋裏除了滿滿當當堆放的已經打包裝好的紙箱和編織袋,角角落落裏都還散放著一些如同那幾張濾紙一樣的,我不打算再要的小物件,便不由得想起老人常唸叨的那句「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

據說這句諺語源於古時的一位官員。那位官員飽讀詩書,不擅官場爭鬥,受排擠被貶是自然的事,而舊時的官員最慘的就是與蘇東坡一樣被貶到嶺南。那位官員家有賢妻,自不必理會舉家搬遷中的其它瑣事,只關心自己多年積攢的書籍,尤其是那些他煞費苦心搜集的孤本,從打包到裝箱都是親力親為。一路艱險抵達嶺南,那位官員也不覺得嶺南所謂「蠻荒之地」的苦,因有詩書相伴,他在新屋中又親力親為,一箱一箱、一卷一卷地自己整理,摸著自己熱愛的書卷,亦覺得「心安之處是吾鄉」了。

官員安頓下來,與同樣好書的新同事交流,見別人有不少珍貴的孤本,便也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收藏,結果,回到家打開裝孤本的箱子,翻來覆去地就是找不到自己視若珍寶,甚至不捨得擺上書架的幾本。夫人得知官員丟了書,便告訴他,豈止是書,一些傢具和金銀首飾,也在搬家的過程中丟失了。夫人又說隔壁鄰居只是將自家的穀子從上屋糧倉搬到下屋糧倉,已不見了足足50斤(一籮),可見是「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更何況官員家是由北至南的長途搬遷呢。官員聞之釋然,不再執著於自己曾經十分看重的孤本。

我亦是好書之人,單是打包家中的書就用了超過一周的時間,在打包那些書的過程中,我處理了許多無用之書,除了書,許多穿不上的衣服,用不著的器具都一一揀出來送人。與舊時兩樣, 「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已經從搬家過程中無意的丟失變成了有意的捨棄,變成了為自己減負的「斷捨離」。或許,搬了家,在「唔見一籮穀」之後,得到的應當是愈發簡單清爽的生活,以及心靈上更多的自由吧。